2025 年起,培生集团(Pearson)对 PTE Academic 考试进行了堪称 “史上最大规模” 的调整,从题型新增到评分规则重构,再到考试安排变动,每一项都直接影响着千万留学生的备考计划。作为留学申请中重要的语言成绩凭证,PTE 此次改革无疑给本就面临英国政策收紧的留学生又添一层挑战。
一、两大新题型上线,学术能力考察再升级1. 口语 + 听力双模块新增 “小组讨论总结”
从 8 月 7 日起,口语部分将新增 “Summarize Group Discussion” 题型。考生会听到一段 3 人小组的学术争议性话题讨论音频(如 “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边界”“远程办公对企业效率的长期影响” 等),需在 2 分钟内用口语总结核心内容,答题长度不超过 3 分钟。
难点解析:该题型不仅考察听力抓取能力,更要求精准区分不同发言人的主论点与补充论据 —— 比如 A 教授主张 “技术应优先发展”,B 学者反驳 “需先建立监管框架”,C 学生提出 “分阶段试点” 方案,考生需清晰梳理分歧点与共识点。评分中,信息完整性(40%)、逻辑连贯性(30%)、语言准确性(30%)三足鼎立,漏听关键观点或混淆发言者立场将直接丢分。
展开剩余80%2. 学术场景应答,考验 “沟通实战力”
另一新增题型 “Respond to a Situation” 仅计入口语模块,考生需根据一段文字或音频情景(如 “教授邮件要求重写论文摘要,指出逻辑漏洞”“小组作业中组员提出与原定计划冲突的方案”),在 40 秒内作出回应并拓展。
考察核心:需同时体现三大要素 —— 对问题的精准理解(如 “摘要需补充数据支撑论点”)、具体解决方案(如 “2 天内补充 3 个近 5 年研究案例”)、可行性分析(如 “已查阅 XX 期刊,数据可获取”)。这对习惯 “模板化回答” 的考生是重大挑战,需积累学术场景高频沟通话术(如请求延期的礼貌表达、反驳观点的委婉措辞等)。
二、分数规则大调整:交叉得分时代终结,单项能力 “硬扛”1. 院校分数门槛集体上调
多所英国名校已同步提高 PTE 分数要求:UCL(伦敦大学学院)将最低要求从 62 分提至 65 分,爱丁堡大学部分商科专业要求口语单项不低于 70 分,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学院明确写作需达 68 分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分数对标雅思的波动:原本 PTE 65 分对应雅思 7 分,改革后听力从 65 降至 58(难度降低),阅读从 65 降至 59(略降),但写作从 65 升至 69(难度飙升),口语从 65 升至 76(大幅提高)。这意味着,想拿雅思 7 分对应的 PTE 成绩,口语需达到近乎满分的水平,对发音连贯性、词汇多样性的要求远超以往。
2. 计分模块 “切割”,再无 “交叉补分” 可能
改革前,考生可依赖 “交叉得分” 弥补弱项(如 Read Aloud 同时贡献阅读和口语分),但现在:
RA(Read Aloud)仅算口语分 ASQ(Answer Short Question)仅算听力分 FIB-RW(阅读写作填空)仅算阅读分 FIB-LW(听力写作填空)仅算听力分 这要求考生必须 “全面均衡”,比如阅读弱的学生无法再靠口语题 “带飞”,写作差的学生也不能指望听力填空拉分,各模块需针对性强化。3. 写作评分 “反模板”,强调 “学术深度”
写作部分新增三大评分维度:
论点原创性:直接打击 “万能模板”,如套用 “利弊分析 = 开头 + 优点 + 缺点 + 结论” 的文章可能被判定为 “缺乏独立思考”。 论据时效性:优先认可近 5 年学术数据(如引用 2023 年《自然》子刊关于 “可再生能源效率” 的研究,比 2018 年的数据更有优势)。 学科术语准确性:商科需正确使用 “边际成本”“机会成本”,理工科要精准表述 “熵增”“量子纠缠” 等概念,用词错误将直接影响分数。三、考试安排变难:考位缩水、时长增加,还加人工复核1. 考位紧张加剧,预约周期拉长
中国大陆多个考点缩减了每周可考次数:北京从每周 5 场减至 3 场,上海部分考点从 7 场缩至 4 场,广州、成都等城市考位也出现 30% 左右的缩减。考生需提前 3-4 周预约,热门时间段(如申请季截止前 1 个月)可能出现 “一位难求” 的情况。
2. 考试更耗体力,耐力成隐形考点
总题量从 20 题增至 22 题,总时长从约 2 小时延长至 2 小时 15 分钟。这意味着考生需在更久的时间内保持专注,尤其是新增的 “小组讨论总结” 和 “场景应答” 题分布在考试中段,对体力和注意力是双重考验。
3. 人工复核上线,“侥幸高分” 难再现
改革后,以下题型将增加人工复核环节:
新题型:Summarized Group Discussion、Respond to a Situation 传统题型:Summarize Written Text、Write Essay、Summarize Spoken Text、Describe Image、Retell Lecture 尤其是写作部分,评分者会逐句检查论点展开逻辑(如 “是否有数据支撑”“论证是否跑题”)和语言广度(如 “是否重复使用简单词汇”)。据培生官方数据,改革后写作满分率将从 12% 骤降至 5%,口语满分率从 8% 降至 3%,想靠 “机器评分漏洞” 拿高分的时代彻底结束。来源:unsplash
四、对留学生的影响与应对策略1. 备考周期延长,计划需提前
PTE 原本因 “出分快、易高分” 受青睐,但改革后考生需额外投入 2-3 个月备考:
新题型专项训练:可通过 TED 演讲、大学公开课小组讨论片段练习 “观点提炼”,用 “学术场景模拟题库”(如教授邮件、小组会议记录)训练应答逻辑。 写作素材积累:每周精读 1-2 篇《自然》《科学美国人》的科普文章,摘抄学科相关论据(如环保领域的 “碳捕捉技术最新突破”),建立 “论据库”。2. 语言考试选择需 “多头准备”
部分考生因 PTE 难度增加转向雅思或托福,导致雅思考位紧张 ——2025 年 4 月中国大陆雅思考位预约难度同比增加 40%。建议:
同时注册 2-3 种考试(如 PTE + 雅思),避免因单一考试失利错过申请截止日期。 口语基础薄弱者:若坚持考 PTE,需提前 6 个月进行发音矫正(可借助 AI 发音测评工具),目标分数比院校要求高 5-8 分,以应对人工复核的 “压分” 风险。3. 关注院校政策动态,灵活调整目标
部分英国院校可能因 PTE 改革临时调整语言成绩接受政策(如新增 “认可多邻国” 或 “降低雅思要求”),考生需定期查看梦校官网,或通过招生官邮件确认最新要求。
PTE 此次改革无疑是对留学生 “真才实学” 的更高要求,在英国留学政策整体收紧的大背景下,语言成绩的 “含金量” 被进一步放大。与其焦虑 “变难了”,不如尽早调整备考策略 —— 强化学术场景沟通能力、积累原创性论点、均衡提升各模块实力,才能在改革后的 PTE 考试中脱颖而出,为留学申请筑牢基础。
发布于:北京市上阳网-股市配资行情-配资咨询-山西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